· 昆仑堂概况
· 组织结构
· 大事记
   高坡:一颗伟大的中国心
   整个昆山激动不已,为着一个仿佛突然间降临的巨大幸福。

    街坊们说:“这个老头,行! 

    文化人说:“这件事功德无量!  

    昆山的领导说:“好好写写这位老先生。这是昆山的造化啊!
    而此刻,给昆山带来如许激动的这位老先生,正沐浴着故乡的朝阳,悠闲地踱进闹市区一处菜市场,东看看,西瞧瞧,在一个热气腾腾的汤团摊头坐下,尝了三个桂花芝麻汤团,走到另一个飘香的摊头,又忍不住要了一份大饼油条。
    “很香。吃得挺舒服。”10日上午,一生勤俭的朱福元先生在实地“考察”了昆山的小菜场之后愉快地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辛苦铜钿开花心

    朱太太挂在嘴边的这话恰好是朱先生之于字画收藏的写照。
    今年83岁的朱先生是昆山石牌人,78岁的朱太太是昆山城里人,是著名教育家方还的孙女。朱福元对字画的喜爱主要是受祖父的影响。祖父的藏品不少,小福元耳濡目染也学了很多,有一回暑假里帮祖父晒字画,忍不住发问:怎么都是明清,不见宋元?祖父训道:宋元的东西我还不曾看到,你小孩子家懂什么!打那时起,小福元便立志要收藏宋元古画。
    50多年前,朱福元和太太方慧移居日本。后来在东京的赤坂见附开了个赤坂饭店,经营中国菜。规模最大的时候,赤坂饭店拥有16家分号,一直开到夏威夷,日本的政要几乎都光顾过该饭店。
    朱福元没有忘记少年时期的收藏志向,这个志向又由于朱太太的理解和支持而得以实现。那时,日本社会上流传着不少中国古画,很多都是近代被掠夺过去的,后来大户人家败落了,这些好东西散落民间。朱先生辛苦攒下的汗水钱,大多花在这里了。有一回朱先生看中了一幅画,可还缺200万日元,就到柜台上找朱太太借,太太便逗他:啥辰光还?付多少利息?朱先生像个孩子似的只是望着太太笑,他知道太太总是会给他的。
    “辛苦铜钿开心花”。朱福元收字画从不赊欠一分钱,就像他的赤坂饭店从不少找顾客一分钱一样。渐渐地,他在当地有了名气,很多人就把字画拿到饭店来找他。每收到一幅好东西,喜悦能持续许久。一次得到绝世珍品管道升的回文诗,仿佛受了他情绪的影响,家中十株昙花全部绽放。为了字画,他的足迹遍布东南亚、欧美等70多个国家和地区,真可谓踏破铁鞋。
 
                     无价之宝无私捐
 
    “迦理迦题材的唐画,全世界只有三幅,一幅在敦煌,还有一幅在法国,这一幅被我收到了。”在“昆仑堂美术馆”,朱先生指着玻璃橱窗中泛黄的唐画《迦理迦尊者像轴》对记者解释,言语中流露出一种莫大的满足和自豪。 

    在昆山新落成的标志性建筑科技文化博览中心三楼,昆山市专门辟出1100多平方米的地方摆放朱先生捐献的字画,取名昆仑堂美术馆。正对馆门摆放着朱先生的半身雕塑,线条柔和,目光坚定。展览橱窗里,《前言》之后,是画坛泰斗刘海粟九十高龄时为朱先生题写的“翰珍”两个大字,然后依次是赵朴初、启功、徐邦达、谢稚柳等当代最具盛名的书法家和书画鉴赏家的题跋。接下来就是唐画《迦理迦尊者像轴》、五代徐熙的《牡丹图轴》、宋人无款《货郎图轴》(相传此画曾为“扬州八怪”之一金农所藏)、《草虫图轴》、元人无款《三狮图轴》、“元四家”之一倪瓒的《为寓斋所作山水图轴》,再后面是明代沈周的《水乡泛舟图》、明人无款《十六罗汉像八屏》以及董其昌、龚贤、王铎、任伯年、张大千等一长串在中国艺术星河中熠熠闪耀的名单。 

    朱先生指着清代大画家查士标的《南徐山水图轴》说,启功先生到日本,在赤坂饭店见到此画,欢喜得不得了,当场挥毫留念。在“海上画派”领袖吴昌硕的一幅6尺《松石图》前,朱先生停下了脚步。“这幅画,故宫出4000万日元要买,我没卖。”吴昌硕的巨幅古松极为少见,此画堪称“吴王”。20多年前朱先生在香港觅得时立刻眼光大亮,十几万日元就买下了,在飞机上被一个日本人看见,马上出价200万要买。朱先生微微一笑:我不是做生意的,再贵我也不卖。这里还有一个故事:现任香港特首董建华当时听说一个“日本人”从香港地界上买走了“吴王”和溥儒的《货郎图》,很是恼火,说:这些都是中国艺术的精品、绝品,竟然让外国人买走了!(朱先生为了生存和生意,不得已入了日本籍,取名“中岛”)
    著名书法家、昆山书画院院长陆家衡说:“我们不能用价值连城来形容这些字画,因为其中不少作品特别是前面几幅唐画、宋画,简直无法估价。都是无价之宝啊!”而今,这些无价之宝在朱福元先生的目光爱抚下,悉数无偿献给了自己的祖国和家乡,这种义薄云天的壮举足可彪炳史册。
 
                       此生最爱是中华

    20多年前的一个夏天,朱先生和朱太太悄悄回了一趟昆山,当时的昆山宾馆还没有空调,房间里热得像个大蒸笼。朱先生当即决定捐献20台空调,同期捐赠的还有10多幅名人字画。 
 
    1997年,朱先生透露了进一步捐赠的心愿,引起了昆山领导层的高度重视,其后,昆山市于19981999年两次委派文化局、文联、书画院的有关负责人东渡扶桑,专程上门拜望朱先生一家,昆山不少领导在赴日招商、考察期间也都到赤坂饭店看望过朱先生。而朱先生也不停的来往于家乡和日本之间,亲眼目睹了家乡沧海桑田的巨大变化,亲身感受了家乡的父母官对文化艺术的关注和很高的欣赏品位,原本朦胧的想法更加成熟了。他要把300多幅字画都捐给昆山。其间,国外不少地方都曾表示要高价收购朱先生的藏品,但朱先生还是那句话:我不做生意,一样也不卖。
    “这样一件大事,不会没有阻力吧?”“我们开了个家庭会议,孩子们都说,铜钿是父亲辛辛苦苦赚的,字画是他的心爱之物,要怎么处理都可以,只要父亲开心就行。”朱先生说话间,小小巧巧的朱太太领着小儿子朱潜过来了,听到父亲的话,朱潜连连点头:“是的,是这样。”“这些好东西留给子女反而会害了他们。”朱太太一口糯糯的吴侬软语听起来格外悦耳。“反正好卖钱,就不刻苦上进了,没有铜钿,就卖一幅,再没有铜钿再卖一幅——还不玩完?历朝历代,那些字画的主人,大多是这样失去了宝贝。” 
 
 
                           著名书法家翁闿运贺联
上一页:杨守松:国宝回乡记 下一页:陆家衡:东京访国宝
版权所有:昆仑堂美术馆 联系电话:0512-55211361 技术支持:昆山联众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