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昆仑堂概况
· 组织结构
· 大事记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走进昆仑堂 >> 陆家衡:桑梓归舟 昆仑其高——昆仑堂美术馆筹建始末

二OO一年十一月十二日上午,昆山城市广场彩球高悬,鲜花簇拥,来自海内外的专家、学者、文艺界知名人士二百余人云集于新落成的市科技文化博览中心,参加昆仑堂美术馆开馆庆典暨朱福元先生书画捐赠仪式。文化部部长孙家正、日本原内阁总理大臣宫泽喜一等发来了贺电。在热烈的气氛中,朱福元先生和王竹鸣市长签署了书画损赠协议书。随着鲜红的彩绸徐徐落下,昆仑堂美术馆迎来了第一批观众。望着装饰一新的昆仑堂展馆和一幅幅几十年心血所聚的展品,朱福元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终于了却了一桩多年来的夙愿:在家乡建一座美术馆,把自己毕生精力收藏的艺术珍品陈列在里面,造福桑梓,永传后世。                    

  朱福元先生是旅居日本的著名收藏家。一九一九年生于昆山石牌镇的一个诗礼世家。父亲朱孟豪在辛亥革命后曾任江苏省议员、昆山银行行长。祖父酷爱书画,家中收藏甚富。朱福元对书画的爱好主要是受祖父的影响。幼年时,每逢雷雨季节过,祖父总要把收藏的古代字画和碑帖挂出来凉晒。这些字画大都是明、清时期的作品,宋、元书画作品是私人收藏无法企及的。从此,他暗暗发誓有朝一日要觅到宋、元名画。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朱福元夫妇东渡日本谋生,在东京经营中国料理,店名叫赤坂饭店。朱福元夫人方韦女士也是昆山人,毕业于上海震旦大学,是近代著名教育家方还的孙女。夫妇俩含辛茹苦、艰难创业 ,家业逐渐扩大。在生意最兴隆时,赤坂饭店发展到十六家之多。由于商务关系,朱福元常往来于香港和东南亚各国,结识了许多画家和古董店老板,开始了他的收藏生涯。朱福元不染烟酒,也没有其他嗜好,因而把饭店赚到的钱大部分化在收藏字画上。收藏书画是一门学问,又是一件十分艰苦的工作,首先要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古代名家字画价格昂贵,往往百万元巨款弹指一挥间;其次要有眼力,看错画就会一失足成千古恨;再者就是要有缘份,朱福元在东京的华人中口碑甚佳,他恪守信用,从不拖欠钱款,又乐于助人,因此许多画商都愿意把好画给他看。他的许多精品佳作都得之于无意之中,冥冥如有神助。收藏生涯充满了酸甜苦辣,经历了失败和成功。他殚精竭虑,株积寸累,经过几十年的努力,终于搜集到流失在海外的唐、宋、元、明、清,乃至近代的名家书画作品,洋洋大观达五百余件,自号斋室为“昆仑堂”。

  随着昆仑堂的知名度的扩大,海内外的画家、鉴赏家接踵而来,他们看了昆仑堂的藏品后给予了极高的评价,纷纷题词和撰文盛赞。他们中有著名画家刘海粟,著名学者、书法家赵朴初,著名鉴定家启功、徐邦达、谢稚柳、杨仁恺等。一九八八年和一九九四年分别由香港和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了“昆仑堂藏书画集”,在海外广泛传播、影响很大。

                         二 

  朱福元先生不遗余力地收藏散失在海外的中国书画,一方面是因为爱好所为,另一方面也出于一种责任心,常为中华民族国宝流失在外而心痛。他时时在考虑自己这些藏品的最后归宿。一九九九年七月二日,《新民晚报》刊登了一篇题为“500余件历代书画喜有归宿,一老华侨欲将收藏献故乡”的新闻稿,首次披露了他捐画的意愿。
对于昆仑堂的名声,我早有所闻,《昆山文史》1989年第七期曾刊登过童基“朱葆初、方慧东瀛创业记述”和亚明“东京昆仑堂主人朱葆初”两篇文章。加上朱福元之子朱鹏与我同为昆中校友,朱鹏在九五年去东京,临行时赠我香港版的《昆仑堂藏书画集》一册,所以印象特别深。看了《新民晚报》的文章,我和文联的杨守松主席都觉得这是老先生在试探家乡的反映,对于这样一件有关昆山文化建设的大事,我们不能错过这一机遇。在市领导的支持下,通过多种渠道和在东京的朱福元先生取得了联系。

  十月下旬,朱福元委托他的朋友夏天星来到昆山。夏是一位艺术家,八十年代末留学日本,在东京大学攻读美术专业,颇受朱先生器重。夏天星和我们详细地介绍了朱福元先生收藏的情况和捐画的一些想法。从中了解到朱福元对捐画一事还存在着不少疑虑,主要是昆山方面的态度究竟如何以及家乡有没有能力建美术馆等等。在看了昆山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后,夏天星感到十分满意,并带去了昆山市领导邀请朱福元先生来家乡考察的口信。

  一九九八年四月,朱福元风尘仆仆地来到家乡,政协主席石泉中、时任市委副书记夏梁鑫、市委副书记和副市长徐崇嘉等先后和老人见面,得体而诚恳的交谈使朱福元看到了家乡父母官的文化素质和品位,从中了解了昆山领导对捐画的明确态度。为了使朱福元先生全面了解昆山,我和杨守松主席还有新上任的文化局局长马昇嘉陪同他参观了开发区,游览了亭林公园和周庄,重访了故乡石碑,会晤了他年轻时的朋友和老乡。特别是当他看到由美国JY公司设计的昆山的标志性工程——市科技文化博览中心的模型时,心情显得十分激动,连声叫好。就在这次访问后不久,朱福元明确表示:决定将自己收藏的三百余件作品捐献给家乡。同年秋天,夏天星去东京协助朱福元整理捐赠作品,并列出了清单,内有稀世珍品,唐代的伽理伽尊者像图轴、五代徐熙的牡丹图轴、宋元的小品、明代沈周、文徵明、兰瑛的山水图轴、董其昌的行书诗轴、清代王石谷、袁江的山水图轴、王铎的行草书轴,以及近代吴昌硕、齐白石、张大千的书画轴等。事实上,朱福元身在海外,却对家乡充满了眷恋之情。早在八十年代初,他回到阔别三十多年的家乡时,就捐赠过九件清代和近代名家的作品,其中有清道人的六尺对联、陆廉夫的花鸟画轴、以及汤禄名、方还等人的作品。当他得知昆山宾馆没有空调时,还捐赠了二十台空调机。

  一九九八年十一月十九日,时任市长的季建业和朱福元在昆山宾馆签署了捐赠书画的意向协议书。

  一九九九年初,赵松坤副市长访日时,专程去东京拜访了朱福元夫妇。

  一九九九年十月,我和杨守松、马昇嘉受市政府派遣应邀赴日本,带上了季建业市长一封情真意切的信。临行时,时任市委书记张卫国又特地关照:代向朱先生夫妇问好,科博中心一定会造好,请老人家放心。 为了使我们早日进入角色,朱福元先生不顾身体不适,陪同我们参观了东京国立博物馆和东大艺术馆,还让他的儿子朱翔陪我们参观考察了京都国立美术馆、名古屋国立博物馆、名古屋科技馆、奈良国立博物馆、奈良文化会馆等,使我们对建造美术馆的环境以及内部设施等有了一个感性的认识。

  回国后,我们向市委、市政府作了汇报,并且根据考察以及和朱福元先生协商的结果,提出了三点建议:

  一、 昆仑堂美术馆面积应定在1000平方米左右。

  二、 昆山梅雨季节长,对保存古代字画不利。美术馆一定要配备先进的温度、湿度、灯光设施。库房有特殊要求,要精心设计。

  三、 美术馆要建立严格的规章制度,进行规范管理。

  经过一年多的设计论证和准备工作,一九九九年十二月二十六日,昆山市科技文化博览中心破土动工。朱福元先生因身体不适,委派夏天星来昆山参加了奠基仪式。

    此后的日子里,我和文化局、文联的同志参与了科博中心功能设置等各种论证会。朱福元夫妇十分关心工程进度,时常来电话询问,二OOO年,两位老人还来昆视察了工地现场。

                                   三
  二OO一年初,昆仑堂美术馆的筹备工作已列出了时间表,开馆日期定在秋天,各项准备工作在市政府的安排下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

  根据朱福元先生推荐,昆仑堂美术馆的设计由同济大学殷正声教授承担。殷教授在八十年代末曾留学日本,在东京千叶大学攻读建筑专业,近几年来承担过上海科技馆等重大项目的设计工作。殷教授十分乐意地接受了昆仑堂的设计任务,从美术馆的整体效果到灯光、空调、安全、消防、材料、色彩各个细节都作了周密的考虑,设计图纸经反复修改、论证,到七月初正式确定下来。其时,离开馆仅剩三个多月,施工工人夜以继日地奋战,确保不延误竣工日期。

  五月十一日,杨守松、马昇嘉和我再度赴日本,此行的主要任务是协助朱福元对捐赠作品进行清点、核对、登记、造册,并装箱打包。夏天星先我们到达东京。清点工作是在朱先生南青山住宅内进行,这套仅四五十平方米的房间里,堆满了字画,我们有幸对所捐赠作品一一过目,先睹为快。平时很少说话的朱先生,谈起一幅幅字画的来历,兴奋得手舞足蹈。就这些字画的价值而论,朱先生确实是个大富翁了。但他生活十分节俭,每天还要起早到菜场买菜。他教育子女十分严格,要他们自食其力。他把这些珍贵字画捐赠给家乡而不传子孙,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他对自己选择的道路很自信又很欣慰。整理工作是在朱太太指挥下进行的,凭着她在饭店几十年的经验,一切工作都做得十分细致、妥贴。五月二十四日首批130件作品运抵昆山,五月三十一日第二批150余件作品由朱太太和大儿子朱飞带到昆山,剩余的20余件作品不久也由夏天星送来。至此,311件捐赠作品全部到位。

  对于朱福元先生捐赠的字画,市委、市政府是十分的重视的,一致认为这是一笔十分丰富的物质和精神财富,将对提高我市文化品位和两个文明建设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市委书记张雷对捐画一事十分关心,多次亲自顾问、并作重要指示。昆仑堂施工开始后,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钱解德、副市长赵松坤多次召开协调会议,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另一方面对捐赠品的路途安全作了妥善的安排。六月一日,市委常委召开会议,专门研究昆仑堂,并作出了几个决定:单独建事业单位,由陆家衡、夏天星任正、副馆长;给编制,由财政全额拨款;成立管理委员会,政府给予奖励等。

  八月二十一日,昆仑堂美术馆经市编委会批准正式成立。在有关部门的配合和支持下,抽调了数名学有专长的人员组建管理班子,一方面派人去上海博物馆等地学习,一方面对部分破损作品进行修补。选定首展作品、编制解释文字、培训讲解人员、印制图片画册、邀请开馆来宾,起草管理条例。全体工作人员为朱福元先生爱国爱家乡的精神所感动,在筹建开馆的二个多月中,没有休息过一天,有时晚上还要加班加点。大家只有一个信念:确保开馆顺利进行,让朱先生满意。

  昆仑堂美术馆终于如期开馆了。朱福元夫妇满面春风招呼来宾:他们的老朋友、世界船王包玉刚的兄长包玉书来了;日本驻沪总领事濑野清水来了;故宫博物院原副院长杨新、中央美院教授薛永年等专家学者也来了;日本的朋友来了,香港的朋友来了,中央、省、市的领导也来了,大家相聚在十一月十二日。这个值得纪念的日子,正是朱福元夫妇的结婚纪念日。十一月十二日,将和昆仑堂、朱福元的名字一起永载昆山史册。

1998年4月12,时任昆山市副市长赵松坤(中)、昆山市政协主席石泉中(右)与朱福元先生在昆山宾馆商讨昆仑堂美术馆设计图

1998年11月19日,时任昆山市市长季建业与朱福元先生签订捐赠历代名画协议

上一页:陆家衡:哭朱福元先生 下一页:陆家衡:挽朱福元先生
版权所有:昆仑堂美术馆 联系电话:0512-55211361 技术支持:昆山联众网络科技有限公司